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出处:《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
宋 · 宋庠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楚:泛指长江中游的楚地。汉津:古代渡口,位于汉水入长江处。
城闉:城墙,这里指城市。
雾密:形容雾气浓厚。
藏市:被雾气遮掩的集市。
鸣瑟:古代弦乐器,用于祭祀或娱乐。
雩舞:古代求雨的舞蹈。
永和:东晋时期的一个年号,常用来代指美好的时光。
私书:私人信件。
离怀:离别之情。
六六鳞: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像鱼鳞一样。
翻译
在三楚之地的风烟中,我来到汉津边,站在高处,对这座城的城墙感到疲倦。山前的雾气浓厚,仿佛隐藏着集市,楼上的灰尘轻轻飘扬,不会沾染人的衣物。
长久以来,我已经不再弹奏瑟乐于祈雨之地,现在举杯,却错过了永和春天的欢庆。
一封私人信件满载离别的苦涩,我在江面期盼,只见那波光粼粼的鱼鳞,却不见所想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登高远眺,心怀故人的情景。开篇"三楚风烟会汉津",以宏阔的画面引入,设定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愫。"凭高倦目此城闉"则透露出诗人站在高处,望着眼前的城郭,但心中却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接着"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两句,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写照。雾霭缥渺之中,仿佛隐藏着一座城市,而楼上轻拂的尘埃,也像是与世隔绝,清净无染。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瑟声悠扬,似乎与天地相应,而举杯畅饮,更是为了把握那不断流逝的美好春光。
最后"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私密的书信承载着离别之痛,而目光所及之处,那河流中的鱼儿,也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不可持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