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以烛兴废,鉴以烛妍媸
出处:《读张九龄千秋金鉴录有感》
明 · 韩日缵
史以烛兴废,鉴以烛妍媸。
上臣轸国忧,献替多诤词。
张公古遗直,特立天宝时。
嵩呼聚郡僚,金镜展颂私。
公独手一编,正色陈箴规。
发牍觌今昔,理乱俨若斯。
五位郁英光,寿国万年期。
鉴辉倏埋尘,嘉谟垂来兹。
岂乏骨鲠言,芳轨良足师。
熙朝遘令节,载歌天保诗。
上臣轸国忧,献替多诤词。
张公古遗直,特立天宝时。
嵩呼聚郡僚,金镜展颂私。
公独手一编,正色陈箴规。
发牍觌今昔,理乱俨若斯。
五位郁英光,寿国万年期。
鉴辉倏埋尘,嘉谟垂来兹。
岂乏骨鲠言,芳轨良足师。
熙朝遘令节,载歌天保诗。
鉴赏
此诗《读张九龄千秋金鉴录有感》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诗中借鉴赏张九龄的《千秋金鉴录》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贤臣风范的敬仰。
首句“史以烛兴废,鉴以烛妍媸”点明历史与镜子的作用,如同烛火照亮过去与现在,镜子映照出美丑。接着“上臣轸国忧,献替多诤词”描绘了忠臣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
“张公古遗直,特立天宝时”赞扬张九龄在唐代天宝年间坚守正直,与众不同。接下来“嵩呼聚郡僚,金镜展颂私”描述张九龄受到同僚们的尊敬与赞誉,如同金镜一般,展现其高尚品德。
“公独手一编,正色陈箴规”表明张九龄亲自撰写《千秋金鉴录》,以严肃的态度提出忠告与规范。诗人通过“发牍觌今昔,理乱俨若斯”强调该书内容涵盖古今,理清治乱之道,如同一幅清晰的历史画卷。
“五位郁英光,寿国万年期”赞美书中观点如璀璨星辰,为国家带来长久繁荣。然而,“鉴辉倏埋尘,嘉谟垂来兹”指出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宝贵的思想可能被遗忘。
最后,“岂乏骨鲠言,芳轨良足师”表达了对张九龄直言不讳精神的赞赏,并认为他的行为值得后人学习。在“熙朝遘令节,载歌天保诗”的结尾,诗人祝愿在美好的时代里,能有更多像张九龄这样的贤臣涌现,共同歌唱赞美之诗。
整首诗通过对张九龄及其著作的赞美,展现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对忠诚、正直品质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