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破山寺,今践古丛林
出处:《兴福寺次常少府韵》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昔闻破山寺,今践古丛林。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探访兴福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昔闻破山寺”,诗人回忆起曾经听说过的破山寺,引出对古寺的向往与探寻。接着,“今践古丛林”点明了实际踏足于古老的丛林之中,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野鸟的鸣叫仿佛在呼唤着过路的旅人,而两旁的秋草则显得格外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回流的小溪似乎环绕着旅人的身影,而即将西下的夕阳则紧紧牵系着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以山水为背景,以泉水的潺潺声作为结束,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寓意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碧绿的山峦与清澈的泉水,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