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饱欲死马偏饥;民谓纵士枵我腹,马谓借我涂民目
出处:《马语》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士卒方閒暇,清野穷昼夜;独有严令下,牧马禁伤稼。
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饱欲死马偏饥;民谓纵士枵我腹,马谓借我涂民目。
民声偯,马语诽;谁解者,阳翁伟。
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饱欲死马偏饥;民谓纵士枵我腹,马谓借我涂民目。
民声偯,马语诽;谁解者,阳翁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时士兵和马匹的生活状态。在士兵闲暇之余,军令严格要求不得让马匹践踏农田,以免损害庄稼。然而,这种严格的管理使得士兵虽吃得少(士饱欲死),马匹却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马偏饥)。百姓抱怨自己的口粮被削减以养活士兵,而马匹则被视为牺牲品,用来遮掩士兵的饥饿。诗中通过“民声偯,马语诽”形象地表达了民间对这种不公的不满和马匹的无声抗议。最后,诗人以“阳翁伟”一词,可能是指那些看似公正实则失衡的上级官员,暗示了对这种局面的无奈和对公正的呼唤。整首诗寓言性强,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