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出处:《和邵尧夫打乖吟二首 其一》
宋 · 程颢
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
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
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
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颢所作,名为《和邵尧夫打乖吟二首(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
首句“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开篇即点明主旨,打乖并非为了寻求个人的安逸,而是遵循大道,方能在世俗中游刃有余。接着,“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两句,以颜回与伯夷为例,颜回虽居于简陋的巷中,却乐在其中,体现了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而伯夷虽清贫,却坚守节操,成为千古传颂的典范。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享受。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则转而谈论艺术与自然之美。客人追求书法的精妙,往往随身携带书籍,而上天赋予诗人为豪放的才情,剩余的春光则慷慨地赠予人间。这里不仅赞美了艺术与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才华的自信。
最后,“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表达了诗人与民众亲近,以德行和容颜安抚乡人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也是诗人自身人格魅力的体现。
综观全诗,程颢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价值、道德修养、艺术追求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