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全文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

出处:《箴仲殊
宋 · 孚禅师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
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
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羁縻。
云轻三事衲,瓶锡天下之。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
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
惜哉大手笔,胡为幽柔词。
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
骛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
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
它日僧史上,万世为蓍龟。
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
伊予浮薄人,赠言增忸怩。
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离。

拼音版原文

dàojiǔlíngchízhèngfēngháiduòhuī

rénzhěngtuígāngluànkōngshāngbēi

zhuóyǒuchūshìshìwèiwèiréntiānshī

wénzhāngtōngzàohuàdòngwánggōngzhī

nángkuòshízhōuxiāngmínghǎichí

fàngshānshuǐtuō

yúnqīngsānshìpíngtiānxiàzhī

shīxiāngjiānzuòbǎizhǐqǐngwèi

zǎohóngquánxièhànqīngqiě

zāishǒuwèiyōuróu

yuànshīchícáifènjiāo

dōngshānsōngjìnfēngbēi

zàijiàobiāngāolíngdānchí

sēngshǐshàngwànshìwèishīguī

jiāwénqínzhōngbèisuí

báorénzèngyánzēngniǔ

tǎngnéngxúnyánzhòngguāng

注释

大道:世间的大道。
凌迟:衰落。
正风:正直的风气。
陊隳:破坏。
颓纲:混乱的纲纪。
目乱:目光纷乱。
出世士:超凡脱俗的人。
文章:文学作品。
造化:自然法则。
十洲:泛指极远之地。
驰:驰名。
山水:自然景色。
羁縻:束缚。
三事衲:僧人的法衣。
锡:锡杖。
诗曲:诗歌和曲子。
顷刻:瞬间。
藻思:文思。
翰墨:书法。
大手笔:大才子。
幽柔词:柔情词章。
持此才:秉持这种才华。
浇漓:世俗。
东山:比喻高尚地位。
嵩:嵩山。
辅教编:教育辅助文献。
丹墀:皇宫中的台阶。
僧史:僧侣历史。
蓍龟:占卜工具,象征预言。
迦叶:佛教人物。
习气:习俗。
浮薄人:轻浮之人。
忸怩:尴尬。
循我言:遵循我的话。
佛日重光:佛法再次辉煌。

翻译

世间大道已衰落,正道也遭受破坏。
无人整顿混乱,目光纷乱只感悲伤。
有卓越出世之人,成为人间的导师。
他的文章通达自然法则,常被王公贵族所知。
他名声远扬,香飘十洲,名号驰骋四海。
他纵情山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身着三事法衣,手持锡杖,游历天下。
他的诗歌和曲子交错创作,顷刻间成百篇。
他的文思如洪泉涌出,书法清秀奇特。
可惜如此大才,为何写出柔情词章。
希望您秉持此才,振作起来改革世俗。
追求东山、嵩山般的成就,为祖宗留下丰功伟绩。
续写教育典籍,步步高升,超越红尘。
未来僧史中,您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迦叶听到琴声也会起舞,终究还是受习俗影响。
我这个浅薄之人,赠言只会让您更尴尬。
若能遵循我的建议,佛法将会再次辉煌照耀。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代的僧人孚禅师所作,名为《箴仲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某位高僧或宗师之才华与德行的诗篇。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开篇即描绘出一个时代混沌、正义遭到摧毁的景象,“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况的忧虑与悲哀。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这里诗人提到了某位出尘脱俗、德高望重之人,称其为世人的老师和天上的导师。这样的赞誉,可见诗人对此人品德与才华的高度评价。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这两句强调了该高僧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文学才能,而且他的作品能够影响到朝廷中的权贵,显示其影响力之大。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此处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高僧的声望与才华比作珍奇异香,传遍十洲,以及如同翱翔于四海之间的雄鹰,以形容其名声之远扬。

“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羁縻。”诗人接着描绘出高僧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物外的情怀,仿佛他在山水间遨游,不受世俗羁绊。

接下来的“云轻三事衲,瓶锡天下之”则是说高僧以其清净的心性和深厚的学养,对待世间万物都能持平常心,如同轻云一般不染尘埃,同时又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去点化世人。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此句表明高僧文笔飞扬,能够在短时间内即兴创作出大量的诗篇和文章,其才华横溢如同泉水般奔涌而出。

“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诗人通过这两句再次强调了高僧的文学才能非凡,他的思想如同汹涌的泉水一般,不仅多而且深邃;他的笔墨清新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惜哉大手笔,胡为幽柔词。”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高僧才华的赞美,同时也略带一丝遗憾,为何如此伟大的文学才能却流于柔和温婉之中,而非锋利犀利。

“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这里诗人表达了希望这位高僧能够发挥其才华,引领时代的潮流,带来思想与文化上的变革。

随后,“骛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则是说高僧如同东山之巍峨,不可攀越,同时他的事迹将会被镌刻在丰碑上,流传后世。

“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这两句表明高僧的学问与道德不仅能够补充辅助教育之不足,更能超越常人,登上那难以企及的高度。

最后,“它日僧史上,万世为蓍龟”则是说高僧的事迹将会载入僧人的历史中,为后世所敬仰,如同指南针一般永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造诣,即使是听琴观舞,也能深刻领悟其中之妙,习以成自然。

“伊予浮薄人,赠言增忸怩。”末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己才能有限、不能与高僧相提并论的惆怅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德行与才华的高度评价,展现了一幅充满文学色彩与宗教氛围的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