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志经世,况有御史知
出处:《送吴生官平滦州学》
元 · 廖大圭
闻名不一识,始识还我辞。
问子何所之,出为百里师。
滦河偪幽朔,士有刚勇姿。
一陶以礼乐,揖让中州为。
傥可行所学,无择官高庳。
上以育人材,下以开民彝。
为国右庠序,深意良在兹。
海风天南起,桐叶初去枝。
诸侯起相送,张饮连夕晖。
子有二三策,宿昔献彤墀。
从来志经世,况有御史知。
兹焉发初轫,远大以相期。
问子何所之,出为百里师。
滦河偪幽朔,士有刚勇姿。
一陶以礼乐,揖让中州为。
傥可行所学,无择官高庳。
上以育人材,下以开民彝。
为国右庠序,深意良在兹。
海风天南起,桐叶初去枝。
诸侯起相送,张饮连夕晖。
子有二三策,宿昔献彤墀。
从来志经世,况有御史知。
兹焉发初轫,远大以相期。
鉴赏
这首元代廖大圭的《送吴生官平滦州学》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吴生赴任平滦州学官的鼓励与期望。首句“闻名不一识,始识还我辞”表明诗人之前仅闻其名未识其人,如今相见才得以深入了解。接着,诗人赞美吴生有百里之才,称赞他在滦河边的幽朔之地,展现出刚勇之气。
“一陶以礼乐,揖让中州为”暗示吴生将以礼乐教化地方,推崇中原文化。诗人鼓励他无论官位高低,都要践行所学,上以育才,下以开启民风。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机构,他的使命深远重大。
“海风天南起,桐叶初去枝”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海风吹过,象征着吴生即将启程,而桐叶离枝则寓言其仕途新起点。诸侯相送,宴会热烈,直到夕阳西下,显示出送别的深情厚谊。
最后,诗人提到吴生有深思熟虑的策略,已在朝廷献策,且抱有经世济民的志向,更有御史的认可。这标志着他事业的开端,诗人期待他能有远大的前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吴生的才华,又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和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