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出处:《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 · 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践更:古代服徭役时,轮到的人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
此指服役的士卒。
陇首: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临洮:郡名,原称洮州。
天宝元年更名为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属陇右节度使。
关山事:指从军于关山隘口行役之事。
何如:何及,哪赶得上。
州县劳:任州县劳顿之职。
赤羽:赤色旗帜。
树色:指树木的青绿色。
青袍:指县尉之服。
唐代不同级别的官员穿不同服色。
断单于臂:即斩断单于的右臂。
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指敌酋。
古时地理方位,如面向南,则西为右,东为左。
匈奴在北,面南,则西为右,故曰断其右臂。
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翻译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
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去战士的关切和对战争劳苦的感慨。开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在陇右,这里“践更”意味着再次踏上边塞之地,“陇首”是边疆的起点,而“远别”则表明分别的悲凉。接着“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两句,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探讨边关战事和地方百姓的辛勤付出,这里的“关山事”和“州县劳”都是战争带来的负担。
下片“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士兵们行进在红色的旗帜之下,身着绿色战袍,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这不仅展示了军队的壮观,也隐含着战争的艰辛和自然与人事的交织。
结尾“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两句,则转向具体人物,表达对某位将领或士兵的关切。这里“断单于臂”可能指的是战士在战斗中受伤的情形,“今年太白高”则是说今年星象中的太白星(即金星)位置较高,这通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暗示着战争的不顺利和对士兵安危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悲悯情感。诗人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度广阔、意境深远的边塞画卷,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