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出处:《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宋 · 梅尧臣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正闻鼓角波动摇,齐山舞翠挹岧峣。
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号令如怒飙。
长戈桩尔喉,长刀断尔腰。
牙兵将吏无敢嚣,新威烈烈野火烧。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正闻鼓角波动摇,齐山舞翠挹岧峣。
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号令如怒飙。
长戈桩尔喉,长刀断尔腰。
牙兵将吏无敢嚣,新威烈烈野火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江:秋天的江面。渺然:广阔无垠的样子。
寒潮:寒冷的波涛。
北风:北方的风。
帆:船帆。
青霄:青天。
旗脚:旗帜的边缘。
舒舒:飘动的样子。
皂雕:黑色的雕纹。
樯下:船舷下。
健儿:勇士。
金铙:金色的铙钹。
屋上:屋顶上。
鸾僮:吹奏乐器的少女。
紫箫:紫色的箫。
舟人:船夫。
望且拜:望着并礼拜。
溪口:小溪口。
高谯:高耸的城楼。
鼓角:鼓声和号角。
齐山:连绵的山。
岧峣:高峻。
郭西:城西。
猛虎:猛兽。
怒飙:愤怒的风暴。
长戈:长矛。
桩尔喉:刺向你的喉咙。
腰:腰部。
牙兵:精锐部队。
嚣:喧哗。
新威:新的威严。
烈烈:炽烈的样子。
野火烧:像野火一样燃烧。
翻译
秋天的江面泛起寒潮,北风吹动船帆直上云霄。旗帜飘扬,红色边缘像战斗中的马鬃,旗心闪烁着黑色的雕纹。
船边的战士敲响金色的铙钹,屋顶上的少女吹奏紫色的萧声。
岸边的船夫望着,一边礼拜,小溪口直通高高的城楼。
正听见鼓角声在风中摇曳,齐山仿佛在翠绿中舞蹈,迎接高峻的山峰。
城西的猛虎夜晚也不敢闯入,太守的命令犹如狂怒的风暴。
长矛刺向你的喉咙,大刀砍断你的腰身。
牙兵将领无人敢喧哗,新的威严如同野火般炽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描绘了秋日江景与送别时的壮志豪情。首句“秋江渺然生寒潮”展现了秋水辽阔,寒潮涌动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氛。接着,“北风吹帆上青霄”写风力强劲,帆船直上云霄,象征着王微之的仕途前景广阔。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旗子随风飘扬,仿佛在与红色的马鬃(红鬣)和黑色的猛禽(皂雕)争斗,显示出送行者的壮志和激励之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描绘了送别的热闹场景,烘托出热烈欢送的氛围。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描绘了岸边的人们望着离去的船只,甚至对着溪口的高台行礼,表达了对王微之的敬意。最后一段,诗人以“正闻鼓角波动摇,齐山舞翠挹岧峣”形容鼓角声中山水生色,为送别增添了豪迈的气势。
最后四句“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号令如怒飙。长戈桩尔喉,长刀断尔腰”则寓意王微之到任后,如猛虎般震慑地方,展现出他的威严和决心。全诗以壮丽的景色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新任官员的祝愿,充满了豪放的情感和深沉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