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全文

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

宋 · 梅尧臣
楚山岂无铜,楚匠岂不工。
大炉常乏铸,碧丱那得充。
积弊在乡县,孰肯以利笼。
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
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
此乃事可久,山深山自通。

拼音版原文

chǔshāntóngchǔjiànggōng

chángzhùchōng

zàixiāngxiànshúkěnlóng

jūnjīnchéngzhàoxíngmíndāngzhōng

gǒunéng使shǐzhīzhīqióng

nǎishìjiǔshānshēnshāntōng

注释

楚山:指楚地的山脉。
铜:金属矿物,这里指铜矿。
楚匠:楚地的工匠。
大炉:大型熔炉。
碧丱:青翠的矿石。
积弊:长期存在的弊端。
乡县:乡村和县府。
利笼:为了私利而控制。
诏行:奉命出行。
谕民:教导百姓。
发:激发。
穷:困境。
事可久:事情能够持久。
山深:山势险峻。

翻译

楚地的山上难道没有铜矿?楚国的工匠难道技艺不精湛?
然而大型熔炉常常缺乏原料,青翠的矿石怎能满足需求。
长期的弊病存在于乡村和县府,谁又愿意为了私利而开采呢?
您如今奉命出行,应当教导百姓以公正之道行事。
如果能激发起他们开采的积极性,也不要让他们陷入困境。
这样事情才能长久,即使山深,道路也会自然开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诗中,诗人以楚地的铜矿资源为例,指出虽然楚地有丰富的铜矿,但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如地方官员的贪婪和管理不善,导致这些宝贵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施景仁太博被任命为提点江南坑冶,诗人希望他能公正行事,合理引导和开发,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同时,诗人强调只有通过恰当的管理和政策,才能使资源长久地得到利用,即使山深僻远,也能找到通达之道。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经济治理的深思和对施景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