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犹闻错愕声,灯前善保葳蕤体
阿父为农阿兄贾,阿娘札札鸣机杼。
自幼生来不解愁,练裳椎髻妙无俦。
问名偶有邻家子,倚槛无言空自羞。
地底腾腾喧战鼓,剧贼蜂屯遍吴楚。
强随父母出兵间,故乡回首成焦土。
凤泊鸾飘年复年,啼痕零落有谁怜。
一朝天半罡风起,吹入青楼大道边。
高楼巀嶪临黄浦,万斛明珠一歌舞。
辛苦空怜鸩作媒,浮沈难共鸳为侣。
妾身虽逐路旁花,妾心不作沾泥絮。
传来消息满江乡,一棹迎归下渡航。
点臂宫砂红彻骨,缝衣针脚密成行。
银汉无波愁似洗,乐昌破镜重圆矣。
梦里犹闻错愕声,灯前善保葳蕤体。
愿随厮养守田园,不同姊妹娇罗绮。
繁华篻箨义蒿衡,农家有女犹如此。
吁嗟乎,农家有女犹如此。
鉴赏
这首《碧玉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出身贫寒的少女——碧玉的生活境遇与情感世界。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碧玉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历经战乱、流离失所的转变,以及她内心深处对自由、爱情与家庭的渴望。
开篇以“碧玉小家女”引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接着描述了她的家庭环境——父亲务农、哥哥经商、母亲织布,生活虽艰辛却也自得其乐。然而,随着“地底腾腾喧战鼓”的转折,战乱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吴楚之地,碧玉不得不随父母参与战争,故乡成为遥远的记忆,战乱与动荡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
“凤泊鸾飘年复年,啼痕零落有谁怜”,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碧玉在战乱中的孤独与无助,她如同被风吹散的凤凰与鸾鸟,四处漂泊,泪水如雨般落下,却无人能理解或同情。这种孤独感在“一朝天半罡风起,吹入青楼大道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战乱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环境,也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接下来,诗人通过“高楼巀嶪临黄浦,万斛明珠一歌舞”描绘了战后社会的另一面——繁华与奢靡。碧玉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她“辛苦空怜鸩作媒,浮沉难共鸳为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伴侣的渴望,但现实的残酷使得这些愿望难以实现。
最后,“愿随厮养守田园,不同姊妹娇罗绮”一句,展现了碧玉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与那些追逐华丽生活的姐妹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希望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家人一同耕作,过着朴素而充实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碧玉命运的描绘,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与变迁,同时也展现了人物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碧玉这一角色,诗人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