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
出处:《炭步港观萤》
宋 · 孔武仲
九华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
烂如神仙珠玉阙,青罗掩映千明釭。
空江沉沉未见月,近浦穿林起还灭。
鱼游鸟宿自不惊,我知此火初无情。
烂如神仙珠玉阙,青罗掩映千明釭。
空江沉沉未见月,近浦穿林起还灭。
鱼游鸟宿自不惊,我知此火初无情。
注释
九华:地名,指九华山。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水边。
流萤:夜间飞行的萤火虫。
不计双:形容数量众多。
烂如神仙珠玉阙:形容景色如仙境般华丽。
青罗:青色的丝织品,此处可能指罗幕。
千明釭:形容灯火繁多。
空江:空旷的江面。
近浦:靠近河岸的地方。
鱼游鸟宿:描绘自然生态。
无情:这里指火光本身无情感。
翻译
九华山之南芦苇茂盛,傍晚萤火虫成对出现。犹如仙境中的珍珠玉楼,被青色罗幕环绕,无数灯火闪烁。
寂静的江面还未见月亮升起,近处水边的树林中萤火忽明忽暗。
鱼儿游动,鸟儿栖息,一切自然宁静,我明白这火最初并无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在炭步港观赏萤火虫的光景。开篇“九华之南芦苇长”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芦苇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片繁茂的自然环境。而紧接着的“流萤夕起不计双”则是对萤火虫数量之多的一种描绘,暗示了一种生命力旺盛、无边界的景象。
“烂如神仙珠玉阙”一句中,“烂如”形容萤光的明亮,直追神仙珠玉般璀璨夺目,显然是对萤火虫之美的一种赞叹。而后半句“青罗掩映千明釭”则通过对萤火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描述,更深化了萤光在夜色中的迷人效果。
接下来的“空江沉沉未见月,近浦穿林起还灭”两句,则是从不同角度描绘萤火虫的点点星光。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月亮,而是通过“空江沉沉”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夜色氛围。而“近浦穿林起还灭”则捕捉了萤火虫飞舞时忽明忽暗的动态。
最后,“鱼游鸟宿自不惊, 我知此火初无情”两句,则是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一种感悟。通过表现鱼和鸟对萤光的漠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理解——它是没有情感的,是纯粹的自然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神秘且充满生机的夜晚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