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高斋日几回,西山秋斲玉崔嵬
出处:《题徐汝思云门山诗刻石后》
明 · 王世贞
拄笏高斋日几回,西山秋斲玉崔嵬。
谁分使者连环去,却掩仙人射的来。
石作长庚悬露掌,云为阊阖倚天台。
缘君句好新题在,不为桃花路始开。
谁分使者连环去,却掩仙人射的来。
石作长庚悬露掌,云为阊阖倚天台。
缘君句好新题在,不为桃花路始开。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徐汝思云门山诗刻石后》。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高雅的书斋中,多次眺望西山秋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玉崔嵬”、“连环去”、“仙人射的”、“长庚”、“阊阖”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拄笏高斋日几回”,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手持手杖,每日数次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接着,“西山秋斲玉崔嵬”一句,通过“斲玉”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西山在秋天的壮丽景象,仿佛是雕刻出的玉石般巍峨壮观。
“谁分使者连环去,却掩仙人射的来”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使者带着连环(可能象征着某种任务或使命)远行,另一方面则暗示了仙人归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石作长庚悬露掌,云为阊阖倚天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将石头比作长庚星,云彩比作天上的门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最后,“缘君句好新题在,不为桃花路始开”两句,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赞赏之情,同时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发现与传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