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声同缥缈,接舆辞采共纷葩
出处:《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自来南楚好才华,祖述风骚始宋家。
渔父歌声同缥缈,接舆辞采共纷葩。
湘江水冷长含雪,巫峡山多易变霞。
一自悲秋成九辩,至今哀怨满星沙。
渔父歌声同缥缈,接舆辞采共纷葩。
湘江水冷长含雪,巫峡山多易变霞。
一自悲秋成九辩,至今哀怨满星沙。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八)》。诗中借用了古代楚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人物,如宋玉,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
首句“自来南楚好才华”,开篇即赞美了南方楚地的文人雅士们拥有卓越的才华。接着,“祖述风骚始宋家”一句,提到宋玉作为风骚文学的开创者,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典范和灵感。接下来的“渔父歌声同缥缈,接舆辞采共纷葩”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宋玉的文学成就比作渔父悠扬的歌声和接舆华丽的辞藻,形象地描绘出其作品的飘逸与华美。
“湘江水冷长含雪,巫峡山多易变霞”两句,进一步借助自然景观来渲染情感氛围。湘江的寒冷与积雪,以及巫峡山色的变化莫测,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复杂变化。最后,“一自悲秋成九辩,至今哀怨满星沙”两句,以“悲秋”这一传统意象,引出了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并表达了诗人对宋玉及其作品中蕴含的哀愁与悲凉之情的共鸣,以及这种情感在时间长河中的延续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