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出处:《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
唐 · 丘为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注释
柳色:指柳树的颜色,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扁舟:狭长的小船。
三吴:古代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泛称,包括吴郡、吴兴、会稽三郡。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故以四海代指全国。
清禅:佛教用语,指清静的禅定状态。
绿霭:绿色的雾气,形容树木茂盛时的景色。
云外:天空中高远的地方。
动归吟:引发归乡的思绪,意即想作归乡的诗篇。
翻译
沿着河岸,柳树映衬着水面的阴影,听说你病了,我带你来此游览散心。登高之后方能领略三吴之地的壮丽,眺望远方更觉胸怀四海之志。
午后山僧静修禅意深浓,晴空下的树木绿雾深深。
云层之外,飞鸟翩翩渐飞尽,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作一首归乡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开篇“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两句,通过柳树的绿意和船只随波逐流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淡远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对朋友病中之关心。
接着,“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登高远望所感受到的广阔视野和深沉情怀。这里的“三吴”可能指的是古时江南地区的吴国,而“四海”则象征着更为广泛的世界。
在“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位山中的僧侣在午后的宁静环境中进行禅修的情景,而周围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葱郁,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之美。
最后,“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两句,则通过描写远处云端飞鸟的景象和人们内心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这里“吟”字使用得非常巧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