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游子路,松偃化人居
出处:《同郑吉甫过仁王寺怀徐仲和久客莆中》
明 · 徐熥
灯火佛堂虚,经行月上初。
草生游子路,松偃化人居。
春尽莺花老,天长蝶梦疏。
如何逢九鲤,不寄半行书。
草生游子路,松偃化人居。
春尽莺花老,天长蝶梦疏。
如何逢九鲤,不寄半行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寺院景象。首联“灯火佛堂虚,经行月上初”,以灯火与月光的对比,营造出夜晚寺院的清幽氛围,虚字的运用更添几分空灵之感。接着,“草生游子路,松偃化人居”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喻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游子之路的荒凉与化居之地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春尽莺花老,天长蝶梦疏”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哀愁与孤独,莺花老去,蝶梦稀疏,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后,“如何逢九鲤,不寄半行书”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九鲤是传说中的鱼,此处借指友人,诗人自问为何未能给远方的朋友寄去书信,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