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出处:《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其二》
唐 · 李嘉祐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注释
共美:共享和平。持衡:维持平衡。
日:日子。
皆言:人们谈论。
折槛:直言进谏。
蜀侯:蜀地诸侯。
供庙略:献策祭祀。
汉主:汉家天子。
缺:缺少。
台司:辅佐官员。
车马:车马。
行仍止:往来频繁又暂停。
笳箫:军乐。
咽:低沉。
悲:哀伤。
今年:今年。
杜陵陌:杜陵小道。
殄瘁:凋零。
百花迟:百花开放得迟缓。
翻译
共享和平的日子,人们谈论着直言进谏的时刻。蜀地诸侯献策祭祀,汉家天子缺少辅佐的官员。
车马往来频繁又暂停,军乐低沉哀伤再起。
今年杜陵小道上,百花凋零开放得迟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这两句通过描绘太阳与月亮交替、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持衡"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各自守护其运行轨迹,而"折槛"则象征着岁月更迭中的断裂与消亡。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蜀国君主的祭祀场所和汉代帝王陵墓的损毁,来暗示权力易逝、繁华落尽的宿命。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这里描述的是古时车马行进的声音与音乐之声交织在一起,既有动静之对比,也有悲欢之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无限哀愁。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最后两句则是对唐太宗李世民墓所在地杜陵的描述,"殄瘁"表达了一种沉闷不展之感,百花盛开却带有几分迟暮之意,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伟人的怀念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墓、祭祀场所的描写,以及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哀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