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畔虚堂倚碧岑,坐来烟雨动萧森全文

天畔虚堂倚碧岑,坐来烟雨动萧森

明 · 于慎行
天畔虚堂倚碧岑,坐来烟雨动萧森
白云暮结莲花座,阴壑寒生桂树林。
三楚江山游子兴,两都词赋主人心。
南朝旧寺应无几,寂寞高台自古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都高座寺在烟雨中的静谧景象,诗人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联“天畔虚堂倚碧岑,坐来烟雨动萧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虚堂独立于碧绿的山峰之旁,烟雨中,四周显得格外幽静深邃。这里的“萧森”不仅指树木茂盛,也暗含了一种清冷寂寥之意。

颔联“白云暮结莲花座,阴壑寒生桂树林。”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傍晚时分,白云仿佛汇聚在莲花座上,而阴凉的山谷中则生长着桂树,寒气中透露出一股清新的香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三楚江山游子兴,两都词赋主人心。”转而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提到游子面对壮丽的江山时的感慨,以及文人在两都(可能指的是长安和洛阳)创作词赋时的心境。这里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南朝旧寺应无几,寂寞高台自古今。”最后两句则将视角拉回至历史,指出南朝时期的古寺如今可能已寥寥无几,只有那孤独的高台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这一联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