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出处:《再次前韵凡三叠》
元末明初 · 叶颙
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政多感物伤时恨,常负忧君为国心。
三献无功羞抱璞,十年不调欲投簪。
酒酣拔剑空长舞,谁识中郎爨下琴。
政多感物伤时恨,常负忧君为国心。
三献无功羞抱璞,十年不调欲投簪。
酒酣拔剑空长舞,谁识中郎爨下琴。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的作品,以“再次前韵凡三叠(其五)”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才情出众却命运坎坷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君主的忧虑。首句“江左风流绝代人”赞美了主人公的非凡才华与风流气质,暗示其在当时文人中的独特地位。接下来的“云裳兰佩更风襟”进一步描绘了其高雅的品格和风采。
“政多感物伤时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时局动荡的悲叹,他深感自己虽有忧国之心,却无法施展抱负。“常负忧君为国心”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忠诚,他常常因未能助君一臂之力而自责。
“三献无功羞抱璞”借用了《左传》中“抱璞泣血”的典故,表示自己虽多次进献忠言却未被采纳,感到羞愧如同怀揣未经雕琢的美玉。“十年不调欲投簪”则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长期得不到升迁,甚至有弃官归隐之意。
最后两句“酒酣拔剑空长舞,谁识中郎爨下琴”以酒醉拔剑起舞的动作,寓示着内心的激愤与无奈,而“中郎爨下琴”则暗指自己才华被埋没,无人理解,如同汉代蔡邕在厨房弹奏的琴声,无人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才子之愁,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叶颙深厚的文人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