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如反初服,坎壈终此生全文

不如反初服,坎壈终此生

出处:《感遇十首
清 · 戴亨
瑩瑩席上珍,什袭藏缄縢。
临渊忽堕水,终古悲沉冥。
晨鸡一失晓,歛翼耻再鸣。
琴材收爨下,焦尾有希声。
滕公活连敖,无知荐陈平。
知己一朝遇,功业垂千龄。
我无二子材,敢妄希身荣。
不如反初服,坎壈终此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首(其七)》,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全诗以“二子”为线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与自我反省。

首句“莹莹席上珍,什袭藏缄縢”,以“莹莹”形容才智出众之人如同珍贵的宝石,需要精心收藏。“什袭”和“缄縢”则强调了对这些人才的重视与保护,比喻他们被妥善保管,不轻易示人。

接着,“临渊忽堕水,终古悲沉冥”两句,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施展机会的人,最终只能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中沉沦,表达了对人才浪费的惋惜之情。

“晨鸡一失晓,敛翼耻再鸣”则以鸡鸣喻人才的觉醒与表现,一旦失去时机,便不再有勇气展现自己的才能,暗含了对机遇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琴材收爨下,焦尾有希声”两句,将人才比作琴材,即使被弃置一旁,仍有可能在恰当的时候发出美妙的声音,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也有可能迎来转机。

“滕公活连敖,无知荐陈平”引用历史典故,滕公救活了连敖,陈平虽未被推荐但最终功成名就,强调了知遇之恩的重要性以及机遇对于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

“知己一朝遇,功业垂千龄”表达了遇到真正赏识自己的人时,个人的成就可以流传千古的愿望。

最后,“我无二子材,敢妄希身荣。不如反初服,坎壈终此生”则是诗人自省的部分,他意识到自己并无出众的才华,不敢奢望通过外力获得荣誉,宁愿保持本真,过着平凡但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典故,深刻探讨了人才的价值、机遇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自我认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