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常恐负而走,壶中九华安在哉
出处:《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
宋 · 晁补之
藏山常恐负而走,壶中九华安在哉。
忆似冷泉亭畔见,为君题作小飞来。
忆似冷泉亭畔见,为君题作小飞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藏山:指代名山,可能有特定的寓意或诗人曾游历过的山。负:辜负,这里有错过或不欣赏之意。
走:逃跑,这里指离开。
壶中:象征性的说法,可能指诗人的想象或者珍藏的记忆。
九华:可能指代另一座名山九华山,也可能有隐喻意义。
安在哉:在哪里呢,表达对美景的怀念和寻找。
忆似:回忆起来仿佛。
冷泉亭畔:冷泉亭边,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象征清幽的环境。
见:看见。
为君:为你,这里的君可能是朋友或读者。
题作:题写,即写下这首诗。
小飞来:形容山景如小飞鸟般轻盈,可能是对藏山美景的赞美。
翻译
我常常担心会辜负这美景,以至于想逃离藏山,那壶中的九华山又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题袁耕道所收小飞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一件小物品的深深怀念,那件物品可能像一座微型的飞来峰,唤起了他对某个特定地点——冷泉亭的记忆。他担心如果失去了这件藏品,就如同失去了与那段美好回忆的联系。诗人以诗意的方式,将小飞来比喻为曾经在冷泉亭边的景象,暗示了它对他情感上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为拥有者题写诗句,以此作为对它的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晁补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旧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