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还朝复南顾,福星长耀斗牛墟
出处:《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
明 · 张萱
东来烽火近何如,藿食先忧廿载馀。
见说拊髀频授钺,凭公造膝更牵裾。
救焚谁是焦头客,竭泽应怜赭尾鱼。
愿得还朝复南顾,福星长耀斗牛墟。
见说拊髀频授钺,凭公造膝更牵裾。
救焚谁是焦头客,竭泽应怜赭尾鱼。
愿得还朝复南顾,福星长耀斗牛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其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首句“东来烽火近何如”,以“东来烽火”象征边疆战事的紧迫,询问友人面对如此局势的感受。接着,“藿食先忧廿载馀”一句,通过“藿食”(指粗茶淡饭)表达自己在友人担忧国家大事时的自我牺牲精神,预示着对未来的忧虑已经持续了多年。
“见说拊髀频授钺”描绘了友人在讨论军事策略时的激烈场景,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高度重视。“凭公造膝更牵裾”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救焚谁是焦头客,竭泽应怜赭尾鱼”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危机比作火灾,将人民的苦难比作鱼儿在干涸的河中挣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最后,“愿得还朝复南顾,福星长耀斗牛墟”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品德和能力的高度评价,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福星,照亮国家的命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人民以及友情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