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帐归来宾客在,玉堂有此丈人欤
出处:《与侍讲程自靖州西归会于江陵二首 其一》
宋 · 释宝昙
不以中书老见疏,斯文成就合穷居。
退之彻在南阳后,子美贫于天宝初。
绛帐归来宾客在,玉堂有此丈人欤。
片帆我已东南去,会见含香近紫虚。
退之彻在南阳后,子美贫于天宝初。
绛帐归来宾客在,玉堂有此丈人欤。
片帆我已东南去,会见含香近紫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题为《与侍讲程自靖州西归会于江陵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两位唐代文学大家韩愈(退之)和杜甫(子美)的经历为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自述并未因年老而被朝廷疏远,反而认为自己的文才更适合在清静的环境中追求学问,这体现了他对学术的坚守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人提到韩愈在被贬至南阳之后依然坚持自我,杜甫在天宝初年虽然贫困却创作出许多佳作,以此暗示自己也有类似的境遇和志向。接着,诗人想象江陵玉堂之中是否还有像他们那样的贤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乘船东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接近那些崇高的精神境界,即“紫虚”,寓意着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映射和个人的行程,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理想的执着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