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之苟有人,二者非苦背
出处:《送沈沅陵》
宋 · 赵蕃
世官古所讥,世禄今不废。
要之苟有人,二者非苦背。
君祖我曾祖,绍圣同廷对。
素风我莫嗣,清德君可辈。
江湖渺闻名,荆蛮适亲诲。
忘年君固美,并行我终悔。
许以相唱酬,何止闻謦欬。
君行竟先我,后会何时再。
江花与江草,颇恨远目碍。
君于门户责,有似松柏耐。
而我诗书乐,政尔羞同队。
临分曷告我,苦语幸勿爱。
我亦安赠君,结兰以为佩。
庶几二祖风,岁久端如在。
要之苟有人,二者非苦背。
君祖我曾祖,绍圣同廷对。
素风我莫嗣,清德君可辈。
江湖渺闻名,荆蛮适亲诲。
忘年君固美,并行我终悔。
许以相唱酬,何止闻謦欬。
君行竟先我,后会何时再。
江花与江草,颇恨远目碍。
君于门户责,有似松柏耐。
而我诗书乐,政尔羞同队。
临分曷告我,苦语幸勿爱。
我亦安赠君,结兰以为佩。
庶几二祖风,岁久端如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送给友人沈沅陵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沈沅陵的敬仰和对二人友情的珍视。诗的前半部分提到古代对世袭官职的批评,但现今仍有其存在,而沈沅陵的家族背景和清廉品德令人钦佩。诗人回忆起两家祖先的交谊,感叹自己未能继承先人的朴素作风和高尚品德。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沈沅陵的赞赏,称许他不仅有才学,且能淡泊名利,如同江湖中的君子。诗人遗憾不能与沈沅陵并肩前行,期待着未来的重逢。最后,诗人以江边的花草为喻,表达对沈沅陵离去的不舍,同时赞扬他的坚韧品格如同松柏。诗人表示,虽然自己以读书为乐,但与沈沅陵相比略显惭愧。离别之际,诗人恳切地希望沈沅陵能接受自己的赠言,就像佩戴结兰一样,寓意两人的友谊将长久如初,传承祖先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