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出处:《乞恩南归先寄诸乡友候我于曹溪者》
明 · 陈献章
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腊月时节,乘坐扁舟回访曹溪洞的情景。首联“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以对仗的形式,既点明了访友的地点,也透露出诗人即将归家的心情。颔联“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白帽与江水相连,清猿与山川相映,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颈联“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烟霞”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景色,“鸥鹭”则是自由自在的象征,诗人似乎在说,他愿意像鸥鹭一样享受自由的生活。
尾联“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与老友共赏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淮南记”可能是指诗人过去的经历或著作,而“南山长老”则可能是指老朋友或高僧,共同分享这份回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