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出处:《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宋 · 苏轼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到处:处处。聚观:围观。
香案吏:负责祭祀或庆典的官员。
此邦:这里。
宜著:适合居住。
漠漠:密布。
桂花湿:桂花被雨水打湿。
翛翛:形容雨势轻盈。
荔子然:荔枝的状态。
闻道:听说。
黄柑:黄皮的柑橘。
抵鹊:价值高过喜鹊。
不容:不比。
朱橘:红色的橘子。
论钱:谈论价格。
神武:指帝王或显赫之地。
弘景:陶弘景,古代著名的道教隐士。
罗浮:罗浮山,道教名山。
稚川:葛稚川,又名葛洪,东晋著名道士。
翻译
到处都有官员围观赏花,这里最适合有仙人居住。江面上云雾弥漫,桂花被雨水打湿,海边的雨飘洒,荔枝显得格外鲜艳。
听说黄柑的价值常常超过喜鹊,更不用说那些红橘了,它们的价格更高。
我刚从神武之地来访,现在要去罗浮山寻找像稚川那样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行途中抵达清远县,与顾秀才相遇,共同欣赏惠州风光的美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这两句点出了惠州的名胜之地,每个角落都值得细细欣赏,而这片土地似乎应该留下仙境的传说。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诗人通过对江上云雾、桂花香气和海边细雨、荔枝甘甜的描写,展现了惠州独特的自然景观。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这两句则是从生活中的点滴来感受惠州的物产丰富,无需用金钱衡量,只需以物易物即可获得所需。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最后,诗人提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充满了美丽的景色,他也要去罗浮山寻找那清澈的小溪流水。
整首诗通过对惠州自然风光和物产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