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全文

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

出处:《十六夜示超然
宋 · 释德洪
山深久不晴,领略三伏暑。
夜凉闻风泉,疑作空阶雨。
但觉纸窗明,不知山月吐。
阶除偶独立,满庭浩风露。
室閒门未掩,时有飞萤度。
馀生愿俱子,万壑千岩处。
艰难百忧中,长恐此心负。
今宵复对榻,乐事遽如许。
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
风光如辋川,窈窕辛夷坞。
以短暴弟长,正坐功名误。
何如庐山阴,一水断世路。
持远两镜临,于中可无睹。
此诗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便觉陶渊明,彷佛见眉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山中独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首句“山深久不晴,领略三伏暑”点明了环境的封闭与炎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压抑。接着,“夜凉闻风泉,疑作空阶雨”运用听觉和想象,将清凉的夜风与泉水声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真的听见了空阶上的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但觉纸窗明,不知山月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感,纸窗的明亮与山月的升起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觉醒与变化。“阶除偶独立,满庭浩风露”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于庭院中,感受着清风与露水,这一场景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自我反思。

“室閒门未掩,时有飞萤度”通过萤火虫的出现,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馀生愿俱子,万壑千岩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万壑千岩之间度过余生。

“艰难百忧中,长恐此心负”流露出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忧虑与挣扎,以及对内心坚守的坚持。“今宵复对榻,乐事遽如许”则转而描写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快乐,可能是与朋友相聚或是心灵的顿悟,使得诗人感到欣慰与满足。

“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解脱。“风光如辋川,窈窕辛夷坞”通过对比,赞美了眼前美景如同王维笔下的辋川与辛夷坞,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以短暴弟长,正坐功名误”揭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自己因追求功名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何如庐山阴,一水断世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庐山的阴面,远离尘世的喧嚣。

“持远两镜临,于中可无睹”可能是指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观察,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此诗若散缓,熟读有奇趣”鼓励读者慢慢品味,从中发现独特的韵味与哲理。

最后,“便觉陶渊明,彷佛见眉宇”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位古代诗人有着相似的心境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