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不忘孝,如此端可人
出处:《哀惠廓上人》
元 · 廖大圭
丧乱孰为之,哀哉自苍旻。
苍旻覆下土,胡乃不我仁。
此邦失绥驭,干戈起齐民。
一州环七邑,何人匪王臣。
官军久不出,所至多陷沦。
之子在溪上,奔窜如惊麇。
负母入岩谷,承颜无贱贫。
辛苦复来归,亦曰问严亲。
流离不忘孝,如此端可人。
老姑实父党,赴救宁无因。
奈何婴奇祸,清血遂洒尘。
虎口谅不免,龙渊宜自珍。
物情固多变,前知讵能神。
悲风东南来,死生苦难真。
欲哭殊不敢,涉岁今已旬。
因人一问故,始识遘此屯。
衔冤即长夜,万古嗟无晨。
松柏信为材,刀锯终与邻。
茨棘一无用,成荫弥冬春。
为子独永叹,荣枯竟谁陈。
苍旻覆下土,胡乃不我仁。
此邦失绥驭,干戈起齐民。
一州环七邑,何人匪王臣。
官军久不出,所至多陷沦。
之子在溪上,奔窜如惊麇。
负母入岩谷,承颜无贱贫。
辛苦复来归,亦曰问严亲。
流离不忘孝,如此端可人。
老姑实父党,赴救宁无因。
奈何婴奇祸,清血遂洒尘。
虎口谅不免,龙渊宜自珍。
物情固多变,前知讵能神。
悲风东南来,死生苦难真。
欲哭殊不敢,涉岁今已旬。
因人一问故,始识遘此屯。
衔冤即长夜,万古嗟无晨。
松柏信为材,刀锯终与邻。
茨棘一无用,成荫弥冬春。
为子独永叹,荣枯竟谁陈。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廖大圭所作的《哀惠廓上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百姓罹难的深深哀痛,以及对主人公惠廓上人在乱世中展现出的孝行和无辜受难的同情。诗中通过描绘战乱导致的社会秩序崩溃,官军无力保护民众,惠廓上人背母逃难、坚守孝道的场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悲剧命运。诗人感叹世事无常,好人却遭受不幸,同时借松柏和茨棘的比喻,表达对惠廓上人坚韧精神的敬佩和对未来的无奈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