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自古违心事,道路于今感鬓丝
出处:《春暮京邸》
明 · 卢龙云
门掩残春独咏诗,羁怀愁对好花枝。
功名自古违心事,道路于今感鬓丝。
迹学东方聊玩世,名惭司马却同时。
漫游处处堪乘兴,何必山中旧紫芝。
功名自古违心事,道路于今感鬓丝。
迹学东方聊玩世,名惭司马却同时。
漫游处处堪乘兴,何必山中旧紫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龙云在京城暮春时节的孤独与感慨。首句“门掩残春独咏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家,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以诗歌来寄托情感的情景。接下来,“羁怀愁对好花枝”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和忧愁的情绪,诗人面对盛开的花朵,内心却充满了羁旅之愁。
“功名自古违心事,道路于今感鬓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与个人意愿相违背的无奈与感慨。历史上的许多人都曾为追求功名而奔波劳碌,但往往与内心的真正愿望相悖,岁月的流逝不仅带来了白发,也带来了对人生道路的深深反思。
“迹学东方聊玩世,名惭司马却同时”则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智者和文人的仰慕与自谦。他学习古代贤士的态度,既是对世事的一种超脱,也是对自己名声的谦逊态度。尽管他可能没有达到像司马迁那样的高度,但他依然以学习和模仿古代先贤为乐。
最后,“漫游处处堪乘兴,何必山中旧紫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无论是山中的紫芝还是其他地方,只要有兴致,就能找到乐趣,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地点或传统。这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功名、自然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