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出处:《雪窦禅师》
唐 · 崔道融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雪窦峰:指代一个具体的山峰。悬:奇特、悬空。
五月无炎天:即使在五月,也没有酷热天气。
客尘:旅途中的尘埃,象征世俗烦恼。
半日洗欲尽:半天的时间仿佛能洗去大部分尘世困扰。
师:指禅师。
白头林:形容树木茂盛,暗示环境清幽。
禅:佛教中的静思或修行。
翻译
雪窦峰前景色独特,五月里也感觉不到炎热。半天的尘世烦恼仿佛洗净,禅师来到白发苍苍的林中静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雪窦峰前修行的情景。"雪窦峰前一派悬",设定了场景,给人以悬挂于半空中的感觉,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雪窦五月无炎天"则描写了环境,虽然是五月,但在这座山峰上却仍旧是一片雪地,无热无炎,营造了一种清凉脱俗的氛围。
接着"客尘半日洗欲尽"一句,透露出禅师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仿佛时间在他的修行中已被洗涤得干净。最后"师到白头林下禅"则是说这位禅师来到了白头山下的林子里继续他的禅修。这不仅表现了他对禅定之道的执着,更隐含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师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理解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