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未成三径业,束装惟载五车书
出处:《送李文儒赴汉东教授》
宋 · 苏过
自欲担簦拾紫朱,谁能碌碌守吾庐。
割鲜固已夸多获,贾勇今将试有馀。
环堵未成三径业,束装惟载五车书。
要令洙泗行江汉,归伴诸儒校石渠。
割鲜固已夸多获,贾勇今将试有馀。
环堵未成三径业,束装惟载五车书。
要令洙泗行江汉,归伴诸儒校石渠。
鉴赏
此诗《送李文儒赴汉东教授》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李文儒即将前往汉东教授一职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句“自欲担簦拾紫朱”,描绘了李文儒独自承担重任,前往远方的情景,其中“担簦”意指挑着行李,“紫朱”则可能象征着尊贵或远行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敬佩与理解。
“谁能碌碌守吾庐”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平庸生活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勇于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赏。
“割鲜固已夸多获,贾勇今将试有馀”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李文儒的勇气和能力。这里“割鲜”可能是指宰杀牲畜以示庆祝,“多获”则意味着收获丰富,而“贾勇”则是指敢于冒险、勇于尝试。这两句诗既是对李文儒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挑战的期待。
“环堵未成三径业,束装惟载五车书”描绘了李文儒虽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三径业”可能指隐居生活),但已准备充分(“束装”、“五车书”),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要令洙泗行江汉,归伴诸儒校石渠”表达了诗人对李文儒能够像古代儒家学者一样,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传播知识、影响后人的美好愿望。这里“洙泗”、“江汉”、“石渠”都是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象征着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蕴含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