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枫林竹岸斜连郭,水寺溪村尽带桥全文

枫林竹岸斜连郭,水寺溪村尽带桥

出处:《阊门寓目
明 · 区大相
蓼花风起渚莲飘,处处菱舟趁晚桡。
吴苑几年无伯气,胥门终古有归潮。
枫林竹岸斜连郭,水寺溪村尽带桥
独有馆娃宫外柳,年年烟雨锁长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首句“蓼花风起渚莲飘”,以轻柔的风起,带动了湖面上的蓼花与莲叶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处处菱舟趁晚桡”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菱舟在水面缓缓划行的情景,与前句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

“吴苑几年无伯气,胥门终古有归潮。”这两句则由景入情,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人文。吴苑曾是古代吴国的都城,这里曾有过英雄豪杰的风云际会,但如今已不再有那种豪迈之气。而胥门,作为吴国的重要门户,自古以来便见证了无数的归乡人潮,象征着永恒不变的家国情怀。

“枫林竹岸斜连郭,水寺溪村尽带桥。”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枫林与竹岸相连,水边的寺庙与溪边的村落,都被桥梁连接起来,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图景。这里的“水寺溪村尽带桥”,不仅描绘了交通的便利,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独有馆娃宫外柳,年年烟雨锁长条。”将视角聚焦于馆娃宫外的柳树,每年春雨时节,柳枝被烟雨笼罩,显得格外柔美。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回顾,馆娃宫曾是吴王夫差与西施的游乐之地,如今虽物是人非,但那柳树却依旧年复一年地见证着时间的流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