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气候太偏风土恶,今诗聊解古人嘲全文

气候太偏风土恶,今诗聊解古人嘲

出处:《为广东解嘲
宋 · 曾丰
曲江而下水多石,大庾以南山半茅。
相国犹馀心里印,祖师更剩杖头包。
依稀舜乐宜人听,零落韩文任客抄。
气候太偏风土恶,今诗聊解古人嘲

拼音版原文

jiāngérxiàshuǐduōshínánshānbànmáo

xiāngguóyóuxīnyìnshīgèngshèngzhàngtóubāo

shùnréntīnglíngluòhánwénrènchāo

hòutàipiānfēngèniànshīliáojiěréncháo

注释

曲江:指曲江池,唐代长安名胜。
石:石头,形容水流湍急。
大庾:地名,在今江西南部。
南山:指大庾山的南坡。
茅:茅草。
相国: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心里印:内心深处的印象。
杖头包:禅杖上的包裹物,可能象征岁月痕迹。
舜乐:舜帝时代的音乐,象征古老的文化。
宜人听:悦耳动听。
韩文:韩愈的文章。
客抄:他人随意抄录。
气候太偏:指当地的特殊气候。
风土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俗。
聊解:姑且缓解。
古人嘲:古人对这个地方的嘲笑。

翻译

曲江水流湍急多石头,大庾山南坡覆盖着茅草。
宰相心中仍留有深刻印象,祖师的禅杖上还裹着旧日的布条。
隐约能听到舜帝的乐声,韩愈的文章散落任由他人抄录。
这里的气候过于独特,风土条件恶劣,我写这首诗只为消解古人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为广东解嘲》。诗中,诗人以曲江和大庾岭为背景,描绘了广东地区的地理特点。他提到曲江水流湍急,石头众多,大庾岭上则覆盖着半山的茅草。接着,诗人通过“相国犹馀心里印”和“祖师更剩杖头包”这两句,暗示广东虽地处偏远,但仍有历史文化的痕迹留存,如古代名臣的遗志和禅宗祖师的遗迹。

诗人进一步借“依稀舜乐宜人听”来赞美广东的传统音乐,暗示这里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零落韩文任客抄”则暗指广东文献丰富,可供学者研究。然而,他也指出广东气候特殊,风土条件不佳,这可能是古人对这里的贬低。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通过写诗来回应这些嘲笑,试图缓解广东的尴尬处境,同时也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广东人文历史的反思和自我辩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机智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