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出处:《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 其二》
宋 · 利登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注释
有口:宁可。宁食:宁愿吃。
薇:野菜,这里代指简朴生活。
衣褐:穿粗布衣服。
居然:竟然,独自。
八荒:古代称四方最远处,这里指广袤的世界。
独立:独自站立。
皓月:明亮的月亮。
清风:清凉的风。
知人:理解人的心情。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幽樾:幽深的树林。
翻译
宁可食薇充饥,宁可身穿粗布。我独自观察广袤世界,向着明亮的皓月招手。
清风也懂得人的感受,轻轻吹过幽深的林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的作品,名为《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物质条件简陋,只要能够生存和保持体面,就已经心满意足。这里的“薇”指的是野菜,意味着不挑剔饮食;“褐”则是粗糙的布料,象征着简单的生活。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诗人在这两句中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居然”意味着平静地居住,“八荒”则是古代对四方及四隅之外、即天涯海角的称呼,表示广阔无垠;“独立招皓月”,则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邀请明亮的月光共度时光。
最后两句,“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在这里,“清风”象征着纯洁和自然,“亦知人”表达了诗人认为大自然也能理解人的情感;“萧萧”形容风声,“动幽樾”则是指树叶随风摇曳,产生出柔和的声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