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出处:《汴河阻冻》
唐 · 杜牧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里长河:形容河流非常长。初冻时:刚刚开始结冰的时候。
玉珂:古代马车上的装饰品,玉制的马铃。
瑶佩:用美玉制成的佩饰。
响参差:声音高低起伏,断断续续。
翻译
当千里长河刚刚结冰的时候,玉制的马铃和瑶制的佩饰发出清脆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长河开始结冰的景象。"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音响效果——冰面上的脚步声和玉器碰击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在严寒中的肃穆与静谧。诗人巧妙运用了“玉珂瑶佩”这一富贵之物,以此来衬托河水初冻的清脆音响,既突显了冬日景致的独特魅力,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两句,则由景入情,由实物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这里,“浮生”指的是人生的短暂而不定,如同河上的浮冰,而“冰底水”则象征着深藏不露的人心与命运,虽然在表面看似平静无波,但实则在不断地、无声无息地流动。"日夜东流"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力的消逝,而“人不知”则表现出人们对于自己内心世界和生命轨迹的不自知,暗含了一种宿命论的悲凉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河水初冻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