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今转别,老笔更无双
出处:《赠石斋先生十首》
明 · 林光
每每定山子,诗传到海傍。
闲情今转别,老笔更无双。
黑发从渠白,流光去自忙。
寄声泉石下,痴病只寻常。
闲情今转别,老笔更无双。
黑发从渠白,流光去自忙。
寄声泉石下,痴病只寻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赠石斋先生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中通过对“定山子”的描绘,展现了对石斋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与深深敬意。
“每每定山子,诗传到海傍。”开篇即以“定山子”这一形象,巧妙地将石斋先生的诗歌作品与广袤的海洋联系起来,寓意着他的作品如同山峰一般,不仅在本地流传,更跨越地域,传遍四方,影响深远。
“闲情今转别,老笔更无双。”接着,诗人赞美石斋先生的闲适之情和老练的笔力。这里的“闲情”不仅指石斋先生创作时的心境,也暗含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老笔无双”则高度赞扬了石斋先生的书法或绘画技艺,强调其独步一时,无人能及的艺术造诣。
“黑发从渠白,流光去自忙。”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自然规律,进一步表达了对石斋先生年华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不畏时光的敬佩。
“寄声泉石下,痴病只寻常。”最后两句,诗人以“寄声泉石下”表达对石斋先生艺术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清泉与岩石之间,传达出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痴病只寻常”则是对石斋先生执着于艺术、不为世俗所动的品质的肯定,将他的艺术追求比作一种寻常的“痴病”,既幽默又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石斋先生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理解和由衷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