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须浑白已经岁,腰痛春来日又多
出处:《初葺遗老斋二首 其一》
宋 · 苏辙
髭须浑白已经岁,腰痛春来日又多。
一味安闲犹有碍,却令朝谒拟如何。
筑居定作子孙计,好事久遭僧佛呵。
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饱经过。
一味安闲犹有碍,却令朝谒拟如何。
筑居定作子孙计,好事久遭僧佛呵。
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饱经过。
注释
髭须:胡须。浑白:全白。
岁:年长。
腰痛:腰疼。
春来:春天来临。
日又多:日增多。
一味:只管。
安闲:清闲。
犹有碍:反而成为阻碍。
朝谒:早朝拜见。
拟如何:又该如何。
筑居:建造居所。
子孙计:为子孙打算。
好事:好事。
僧佛呵:僧侣和佛门的责备。
尤愧:特别感到惭愧。
白家履道宅:白家履道宅邸(可能指代某位名人或典故)。
十年:十年时间。
饱经过:饱受风霜洗礼。
翻译
胡须全白已年长,春天腰疼日增多。一味清闲反成累,早朝拜见又如何。
为子孙计建家园,好事常被僧佛阻。
更惭愧白家履道宅,历经十年风雨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初葺遗老斋二首(其一)》中的一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但仍需应对日常事务的感慨。首句“髭须浑白已经岁”描绘了诗人的白发苍苍,岁月的痕迹明显;“腰痛春来日又多”则反映了诗人身体上的疼痛,春天的到来似乎加重了他的病痛,生活节奏也因此受限。
接下来,“一味安闲犹有碍”表达了诗人即使渴望安逸,但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完全放松;“却令朝谒拟如何”暗示了他仍然需要处理一些必须面对的官方事务,这让他感到困扰。诗人对于未来的安排,“筑居定作子孙计”,表明他考虑将来的家庭和后代,希望能为他们留下一些物质基础。
“好事久遭僧佛呵”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试图做一些善事或追求某种理想,却常被他人(如僧人或佛门人士)以不合世俗观念而批评;最后,“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饱经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他以白家(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清廉官员家族)的履道宅为例,自愧未能像他们那样在艰难中坚持原则,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