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香尘随马去,一天碧月驾鳌来
出处:《丙子灯夕》
明 · 张萱
清欢永夜曝书台,共向灯轮数举杯。
九陌香尘随马去,一天碧月驾鳌来。
烧云火树千枝满,妒月金莲五夜开。
好语儿童休卜茧,且随秾李去歌梅。
九陌香尘随马去,一天碧月驾鳌来。
烧云火树千枝满,妒月金莲五夜开。
好语儿童休卜茧,且随秾李去歌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张萱在丙子年元宵节的欢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氛围。
首句“清欢永夜曝书台”,点明了时间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或与友人在曝书台上享受着清雅之乐,暗示了节日之夜的静谧与高洁。接着“共向灯轮数举杯”,描绘了众人围绕着明亮的灯笼,举杯畅饮的欢乐情景,体现了元宵节人们团聚共享的喜悦。
“九陌香尘随马去”一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元宵节夜晚街道上人潮涌动、灯火辉煌的景象,香尘随马而去,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一天碧月驾鳌来”则以浪漫的想象,将满天的碧月比作乘着巨鳌而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神秘与美好。
“烧云火树千枝满,妒月金莲五夜开”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烧云与火树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金莲在五更时分绽放,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璀璨灯火,也暗喻了节日中人们的欢愉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好语儿童休卜茧,且随秾李去歌梅”表达了诗人希望孩子们在节日中得到快乐,不必忧虑生活琐事,而是应该尽情享受节日的乐趣,跟随繁花似锦的李树,一同歌唱梅花的高洁,寓意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纯真童年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