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见晦翁《登科录》,藏者珍如玉
出处:《题明顾端文公闱墨遗迹后》
清 · 汪志伊
嗟乎国祚昌,士气扬。
士气烈,国祚折。
卓哉梁溪顾端文,神熹两朝第一人。
洞穿理窟执道要,南畿丙子张厥军。
尔时江陵位首辅,公不私谒通要津。
郎官诽议竭忠荩,不负所学自始进。
晚年讲道东林开,中以朋党指党魁。
芝兰刈杀萧艾盛,众君子尽国亦摧。
谁知白贲守丘园,非立气节树声援。
末流贾祸咎攸致,罗织岂公意中事。
抑之愈下扬愈高,三元齐名泰三爻。
独不见晦翁衍心传,鹿洞集大全。
庆元攻伪学!名亦最居先。
又不见晦翁《登科录》,藏者珍如玉。
况此风檐手泽真,士林传颂倍精神。
士林传颂倍精神,道南士气千秋振。
士气烈,国祚折。
卓哉梁溪顾端文,神熹两朝第一人。
洞穿理窟执道要,南畿丙子张厥军。
尔时江陵位首辅,公不私谒通要津。
郎官诽议竭忠荩,不负所学自始进。
晚年讲道东林开,中以朋党指党魁。
芝兰刈杀萧艾盛,众君子尽国亦摧。
谁知白贲守丘园,非立气节树声援。
末流贾祸咎攸致,罗织岂公意中事。
抑之愈下扬愈高,三元齐名泰三爻。
独不见晦翁衍心传,鹿洞集大全。
庆元攻伪学!名亦最居先。
又不见晦翁《登科录》,藏者珍如玉。
况此风檐手泽真,士林传颂倍精神。
士林传颂倍精神,道南士气千秋振。
鉴赏
这首清代汪志伊的诗《题明顾端文公闱墨遗迹后》通过对顾端文公事迹的回顾和赞扬,展现了对士人的高尚气节和学术追求的敬仰。诗中提到顾端文在国家兴衰之际,坚持道义,洞悉道理,领导军队,且在政治上公正无私,忠诚尽职。晚年倡导学术,虽遭朋党攻击,但他坚守气节,未被流言所动。诗人感叹,顾公的学问、道德和影响力超越了时代,与晦翁(朱熹)的著作相比,其遗迹更显得珍贵,激发了士人的精神风貌,使道学之气流传千年。整首诗充满了对顾端文公的崇敬和对士人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