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全文

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

出处:《孟春三日志事
明 · 王世贞
四皓不爱羽翼奇,归欲商山茹紫芝。
青宫再参亚辅选,太学仍请诸生师。
鹢首欲北何迟迟,十四字已君房规。
即披羊裘钓七泽,女牛一星谁不知。
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孟春三日志事(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与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四皓不爱羽翼奇,归欲商山茹紫芝”借用了汉代四位高士(即四皓)的故事,他们不愿为官,选择归隐山林,吃着紫芝,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接着,“青宫再参亚辅选,太学仍请诸生师”两句,可能是在赞美那些在官场和学术界有所成就的人物,他们再次参与重要职位的选拔,并受到学生们的尊敬。这反映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

“鹢首欲北何迟迟,十四字已君房规”中的“鹢首”可能是指船只的前部,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进程。诗人用“欲北”表达了一种迟缓或犹豫的状态,而“十四字已君房规”则可能是在引用或暗示某种规则或准则,通过这十四字,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即披羊裘钓七泽,女牛一星谁不知”这两句继续描绘隐逸生活的情景,提到披上羊裘(一种渔夫的服装)在广阔的水域钓鱼,以及对天上的星座(女牛座)的熟知,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探索与理解。

最后,“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表达了诗人希望学习古代隐士(苦县叟)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追求精神层面的隐逸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