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耸每同臞鹤立,口吟端似冷蛩声
出处:《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其六》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书剑谋生总不成,效渠东野以诗鸣。
未知唐宋源流异,却喜江湖句法轻。
肩耸每同臞鹤立,口吟端似冷蛩声。
自怜绝少惊人句,生怕人传浪得名。
未知唐宋源流异,却喜江湖句法轻。
肩耸每同臞鹤立,口吟端似冷蛩声。
自怜绝少惊人句,生怕人传浪得名。
注释
书剑:指凭借读书和武艺谋生。渠:他,指东野圭吾。
东野以诗鸣:东野圭吾以写诗来表达自我。
未知:不了解。
源流:诗歌的发展流派。
江湖句法:通俗或自由的诗风。
肩耸:耸肩的姿态。
臞鹤:瘦弱的鹤。
冷蛩声:冷清的蟋蟀叫声。
绝少:极少。
惊人句:令人惊叹的诗句。
浪得名:轻易获得名声。
翻译
凭借书剑谋生始终未能成功,我效仿东野圭吾以诗歌发声。不清楚唐代和宋代诗歌风格的区别,却喜欢江湖诗风的简洁明快。
我常常像瘦鹤一样耸肩站立,口中吟诵的诗句仿佛冷蛩鸣叫。
我自知极少有令人震惊的佳句,唯恐别人误传我徒有虚名。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到元朝初期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六)》。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于自身才华和抱负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唐宋文学传统的尊崇以及个人风格轻松自然的一种追求。
首句“书剑谋生总不成,效渠东野以诗鸣”表明作者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他既未能通过武力(书剑)来改变命运,也只能像古代的渠东(即陶渊明)一样,以写诗作为自己内心的呐喊。
“未知唐宋源流异,却喜江湖句法轻”则是作者对于文学传统的态度,他虽然不太清楚唐宋时期的文风差异,但他更倾向于江湖派那种轻松自然的诗歌创作方式,这也反映出他个人对文学风格的偏好。
“肩耸每同臞鹤立,口吟端似冷蛩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孤独写作时的情景,他的姿态如同高耸的鹤,而他的吟咏之声,就像那秋天里冷清的蝉鸣。
“自怜绝少惊人句,生怕人传浪得名”则是他对于自己才华未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自我哀怨,同时也表达了对虚名浮利的一种担忧和排斥。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文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