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抱匡时千载恨,何时投笔勒燕然
出处:《寄黄县沈少府》
明 · 沈鍊
分符花映海东川,繫雁书回塞北天。
黄县郎官清彻骨,白头迁客懒于仙。
宗家门第烟霞里,帝里楼台日月边。
同抱匡时千载恨,何时投笔勒燕然。
黄县郎官清彻骨,白头迁客懒于仙。
宗家门第烟霞里,帝里楼台日月边。
同抱匡时千载恨,何时投笔勒燕然。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炼所作,名为《寄黄县沈少府》。沈炼以“分符花映海东川,繫雁书回塞北天”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官职与书信的传递,既展现了边疆与内地的广阔空间,也暗示了官宦生涯的艰辛与遥远。接着,“黄县郎官清彻骨,白头迁客懒于仙”两句,通过对比黄县郎官的清廉与白头迁客的慵懒,表达了对前者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后者命运的同情。
“宗家门第烟霞里,帝里楼台日月边”描绘了宗族与皇城的景致,烟霞与楼台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存,也隐含着对权力与家族影响力的思考。最后,“同抱匡时千载恨,何时投笔勒燕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怀揣着改变时代的宏愿,却苦于找不到实现途径的无奈与渴望。投笔从戎,勒石燕然,是古代文人武将共同的理想,这里寄托了诗人对于功名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命运、理想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理想的复杂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