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鼎贵良独佳,安贫未遽贤全文

鼎贵良独佳,安贫未遽贤

宋 · 杨万里
故人昔同朝,与游每甚欢。
岂缘势利合,相得文字间。
有顷各补外,不见今六年。
我来荆溪上,敲榜索租钱。
故人复双入,飞上青云端。
我虽世味澹,羡心能恝然。
忽传故人去,得书墨未乾。
又传故人亡,惊悼摧肺肝。
鼎贵良独佳,安贫未遽贤
向以我易彼,安知不作难。
今以彼易我,试问谁当悭。
如何捐此躯,必要博好官。
顾谓妻与子,官满当归田。
我贱汝勿羞,我贫汝勿叹。
从汝丐我身,百年庶团栾。
妻子笑答我,脩短未易言。
富贵必速殒,郭令当夭残。
贫贱果永算,颜子寿必延。
我复答渠道,薄命我自怜。
我福肯如郭,我德敢望颜。
造物本啬与,我乃多取旃。
借令彼不怒,退省我独安。
汝言自有理,我意不可还。

注释

故人:老朋友。
昔:从前。
同朝:共事朝廷。
势利:权势利益。
相得:互相投合。
补外:调往外地。
六年:六年时间。
荆溪:地名。
榜:门榜。
索租钱:索要租税。
复双入:再次升迁。
青云端:青云直上。
世味:世俗名利。
恝然:毫不在意。
忽传:突然听说。
墨未乾:墨迹未干。
亡:去世。
摧肺肝:悲痛至极。
鼎贵:显赫地位。
贫:贫穷。
遽贤:立刻显得贤能。
易:交换。
作难:带来困难。
谁当悭:谁能吝啬。
捐:舍弃。
博:换取。
官满:任期满。
归田:回归田园。
贱:地位低。
团栾:和睦相处。
郭令:历史上的例子。
夭残:早逝。
颜子:孔子弟子颜回。
寿必延:寿命长。
薄命:命运坎坷。
自怜:自我怜悯。
肯:愿意。
望:期望。
造物:造物主。
啬与:吝啬给予。
退省:反思。
独安:内心安宁。
汝言:你说的话。
不可还:无法改变。

翻译

昔日的老友曾共事朝廷,我们常常一起游玩,十分欢乐。
并非因为权势利益才走到一起,而是文字间的契合让我们相得。
不久后各自被调往外地,如今已有六年未见。
我来到荆溪边,敲门索要租税。
老友再次一同升迁,仿佛飞上青云天边。
虽然我对世俗名利淡泊,但内心对他们的成功仍感到羡慕。
突然听说老友离去,书信墨迹还未干。
接着又传来他已去世的消息,我悲痛欲绝。
显赫的地位固然好,但贫穷并未使他逊色。
以前我换位思考,怎能料到会有困难。
如今他们换位,试问谁能吝啬我的位置。
为何要舍弃这身躯,只为换取一个好官职。
我告诉妻子和孩子,任期满后应回归田园。
我地位卑微,你们不必为此羞愧,也不必哀叹。
你们若需要我,我愿意舍弃一切,共度一生。
妻子和孩子笑着回应,生死长短难以预料。
富贵之人往往早逝,郭令的例子就是如此。
贫穷和卑贱或许长久,颜回长寿是有定数。
我回应他们,命运多舛是我自己的遗憾。
我不期望像郭令那样富有,也不敢奢望颜子的美德。
造物主本吝啬给予,但我却贪求过多。
即使他们无怨言,我反思自己,内心安宁。
你说得有道理,但我心意已决,无法改变。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相继去世的感叹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自己与故人的命运差异,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开篇“故人昔同朝,与游每甚欢”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与故人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紧接着,“岂缘势利合,相得文字间”则揭示了他们之间情感的纯粹,是通过文字交流而建立起来的,不是基于功名和利益。

中间部分“有顷各补外,不见今六年。我来荆溪上,敲榜索租钱。”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故人分别后各自努力生存,但时隔六年未能相见,自己只能在荆溪边敲打木板以求生计。紧接着,“故人复双入,飞上青云端”则写出了故人的成功和荣升,这与诗人自己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续“忽传故人去,得书墨未乾。又传故人亡,惊悼摧肺肝。”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相继离世的震惊和悲痛。随后的“我虽世味澹,羡心能恝然”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人的成功和逝去都持有一种淡然的羡慕之情。

结尾部分“鼎贵良独佳,安贫未遽贤。”诗人反思自己虽然贫穷,但并非不贤。紧接着,“向以我易彼,安知不作难。今以彼易我,试问谁当悭。”则是对比自己与故人的命运转变,询问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评判自己的贫穷和故人的富贵。

最后,“顾谓妻与子,官满当归田。我贱汝勿羞,我贫汝勿叹。”诗人对家人说,即使自己地位低微、生活贫困,也不必感到羞愧或叹息。随后的“从汝丐我身,百年庶团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未来某种程度上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自我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成败得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