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
出处:《遥装夜》
唐 · 项斯
卷席贫抛壁下床,且铺他处对灯光。
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
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谁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长。
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
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谁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长。
注释
卷席:收拾床铺。贫:贫困。
抛:丢弃。
壁下床:墙边的床铺。
欲行:准备出发。
千里:遥远的路程。
从今夜:从今晚开始。
犹惜:仍然珍惜。
残春:即将结束的春天。
发故乡:源自故乡。
蚊蚋:小蚊子和蚋子。
团扇:圆形的扇子。
急:快速。
衣裳:衣物。
未了:未完成。
剪刀忙:剪裁工作繁忙。
芙蓉浦:有芙蓉花的水边。
南去:向南而去。
愁思长:思绪绵长。
翻译
卷起破旧的床铺,不顾一切地丢在墙边,暂且在别的地方寻找灯光照明。今晚就要踏上千里之行,但心中仍怀念着故乡那即将消逝的春天。
蚊虫纷飞,团扇挥舞驱赶它们,缝补衣物的工作还未完成,剪刀忙碌不停。
谁能料到,在南方还有芙蓉盛开的水边,南行之路只会让思念之情更加绵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准备启程的情景。开头两句“卷席贫抛壁下床,且铺他处对灯光”,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临行前的忙碌与孤独。他卷起简陋的床席,将其随意扔在墙边,然后在别处摊开,准备在灯光下度过这最后的一个夜晚。
接着,“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的故土所剩不多的春天感到留恋。这里的“千里”暗示了一种长久的离别,而“犹惜”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
在“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的两句中,诗人通过蚊子的出现和紧迫地准备着衣物,形象地展示了时光流逝与行前准备的紧张气氛。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谁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长”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另一个地方——芙蓉浦的预期和担忧。芙蓉浦往往与美丽的景色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它却成为了诗人离别之愁的一部分,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个人情感和即将到来的旅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生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