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承诏曾趋玉几前,萧萧白发许归田全文

承诏曾趋玉几前,萧萧白发许归田

出处:《题敖膳部归隐卷
明 · 邓雅
承诏曾趋玉几前,萧萧白发许归田
谁知鼎鼐调羹手,却校云林种树篇。
琴鹤共消閒日月,楼台长挹旧山川。
朝廷有道尊年德,优赐行看下九天。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敖膳部归隐卷》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接到退职归田的圣旨后的情景。首句“承诏曾趋玉几前”展现了主人公昔日受命于皇帝,身居高位的场景;“萧萧白发许归田”则通过白发的形象,暗示了岁月流逝和即将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

颔联“谁知鼎鼐调羹手,却校云林种树篇”巧妙地将主人公从料理国家大事(调羹)与回归自然(种树)的生活转变进行对比,表达了他对过去政务生涯的回顾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颈联“琴鹤共消閒日月,楼台长挹旧山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以琴声鹤影陪伴,欣赏楼台山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尾联“朝廷有道尊年德,优赐行看下九天”表达了对朝廷体恤老臣、尊重德行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即将接受优厚待遇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天命的归隐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政到隐退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