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全文

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
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
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注释

皇华:指使臣出使。
将命:接受使命。
得人难:选拔人才不易。
专对:应对。
非才:不合适的人才。
辄自言:总是自我表白。
幸免:侥幸避免。
驱车:驾车远行。
涉沙漠:穿越沙漠。
侍宣温:侍奉传达皇帝的旨意。
羞屈:感到羞耻。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的帐篷,借指边疆或草原。
常游魏阙魂:内心常向往朝廷。
魏阙:古代宫殿前的楼观,象征朝廷。
衮职:官职,这里指自己的职位。
区区:微小,谦辞。
未能补:无法弥补。
何时:何时能。
馀论:闲暇的谈论。
奉清樽:共饮清酒。

翻译

选拔贤能的使命极其难得,不适合的人却总是自我表白。
幸运地避免了在荒漠中驾车奔波,还能拿着笔侍奉皇上,传达圣意。
不仅不耻于屈居帐篷中,内心却常常向往朝廷生活。
我这个小小的职位无法弥补国事的不足,何时能有闲暇共饮,畅谈时政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所作,表达了诗人因得免于难而感慨万千的心情。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个人才华。

首句“皇华将命得人难”表现了在那个时代,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并非易事,而“专对非才辄自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持态度。

接着,“幸免驱车涉沙漠”表达了诗人从险难中解脱出来的庆幸,"尚容载笔侍宣温"则显示出即便是在艰苦环境中,诗人的文思也未曾中断,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不唯羞屈穹庐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状况的自我反省,“无奈常游魏阙魂”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文化情怀。

最后,“衮职区区未能补”表明诗人对于未能完全履行其官职责任的自责,而“何时馀论奉清樽”则是一种期待和渴望,在未来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像古代贤者一样,以清廉著称。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