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富春青山在,日落天茫茫全文

富春青山在,日落天茫茫

出处:《会稽六首
明 · 黄省曾
客星没已久,我来思严光。
羊裘钓草泽,龙颜萦心肠。
富春青山在,日落天茫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会稽六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客星没已久,我来思严光”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严光的怀念之情。严光,字子陵,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与汉光武帝刘秀有深厚的交情。诗中将严光比作“客星”,暗示其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羊裘钓草泽,龙颜萦心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严光隐居的生活场景和他与帝王之间的情感纠葛。羊裘,即羊皮制成的衣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装束;草泽,则指荒野或沼泽之地,象征着严光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生活环境。龙颜,古代帝王的代称,这里借以表达对严光与帝王之间深厚友谊的赞美。

“富春青山在,日落天茫茫”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富春,即富春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此处借以象征历史的遗迹。日落天茫茫,既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也暗含着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严光及其时代远去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严光的追忆和对其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