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
出处:《栀子花一首》
宋 · 苏籀
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
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
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
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醾脂泽有浑耶。
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
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
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醾脂泽有浑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镂裁:精细雕刻。雪羽:比喻洁白的羽毛。
龙沈:龙涎香,珍贵香料。
芗色:香气。
结习:佛教术语,指累积的习惯和业力。
芍药:一种花卉。
酴醾:一种花,有香气。
脂泽:油脂般的光泽。
翻译
精心雕琢的雪花羽毛原本质地相同,合在一起如同龙沉香更显一体。香气袭人,如禅僧鼻尖的白气,花瓣纷飞,溪边女子鬓发微斜。
香气缠绕,虚幻动人,因果循环令人感叹。
芍药调和的气息在汉代宫殿中流传,酴醾的油脂光泽是否浑然天成?
鉴赏
这首宋诗《栀子花一首》是苏籀所作,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栀子花的特质与意象。"镂裁雪羽元同质",形象地比喻栀子花洁白如雪,如同精心雕刻的羽毛,其质地纯净无暇。"合辑龙沈更一家",将栀子花与龙脑香相提并论,暗示其香气高雅,似龙脑般珍贵。
"气袭禅僧鼻端白",写出了栀子花的清香能穿透禅心,让僧人也为之陶醉。"葩敷溪女鬓唇斜",则描绘了溪边女子被栀子花的香气吸引,仿佛花瓣轻轻拂过她们的鬓发,增添了几分生动与风情。
"牵缠芗色诚虚幻",借用了"芗色"(香气)来表达栀子花香气的迷人与捉摸不定。"结习因缘可叹嗟",感慨人与花之间因缘分而产生的牵连,引人深思。
最后两句"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醾脂泽有浑耶",将栀子花与芍药、酴醾等名花相比,暗示其在古代皇宫中也有流传,可能曾被用于脂粉调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栀子花的美与魅力,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