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出处:《九月初作四首 其三》
宋 · 陆游
碧海仙蓬感旧游,暮年心事转悠悠。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砧杵戒衣裘。
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砧杵戒衣裘。
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翻译
在碧绿的海中仙岛回忆起旧时的游览,晚年的心事更加深沉而漫长。登上高处,离别已不远,带着病痛再次归来,却发现又已到了秋天。
十里长街的楼阁台榭让人迷失在小巷之间,万家人家的捣衣声提醒着换季添衣。
一生中还有很多书没有读完,四大藏书馆的丰富知识还不允许我停下追求。
注释
碧海仙蓬:形容海中的仙岛或仙境。心事:指内心的感受和思绪。
登高:爬上高处,可能指眺望远方。
四库:中国古代的四大类书,即《经》、《史》、《子》、《集》,代指丰富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初作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感慨。首句“碧海仙蓬感旧游”以“碧海仙蓬”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对往昔的美好回忆油然而生。接着,“暮年心事转悠悠”揭示了诗人步入老年的孤独与思绪万千。
“登高此去无多日”暗示时间紧迫,诗人意识到生命即将进入尾声,而“扶病重来又过秋”则描绘出身体衰弱但仍坚持登高远望的情景,流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接下来,“十里楼台迷巷陌”描绘了眼前景色的迷茫,寓言人生的迷离与困惑;“万家砧杵戒衣裘”则通过秋夜捣衣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预示着季节更替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两句,“平生剩欠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直抒胸臆,诗人遗憾自己一生未能尽兴读书,对知识的渴望和未竟之事仍萦绕心头,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生命的不甘。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的沧桑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