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老,为公地底铭
出处:《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一》
宋 · 梅尧臣
天下文章老,为公地底铭。
平生怀道德,铺写若丹青。
蒲市一朝罢,洛人皆泪零。
嗟嗟庙堂贵,今以柏为庭。
平生怀道德,铺写若丹青。
蒲市一朝罢,洛人皆泪零。
嗟嗟庙堂贵,今以柏为庭。
注释
文章:指文学作品。老:比喻久远、资深。
道德:伦理规范和品德修养。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比喻文字生动。
蒲市:古代市场名,此处代指商业活动。
洛人:洛阳人,泛指当地居民。
泪零:流泪不止,形容悲痛。
庙堂:朝廷,指国家权力中心。
柏为庭:以柏树装饰庭院,象征简朴或清廉。
翻译
世间文章如老者,深深烙印在公心。他一生秉持道德,如同绘画般鲜明展现。
蒲市一旦废弃,洛阳之人皆泣不成声。
感叹啊,庙堂之上权贵,如今庭院都以柏树为装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挽词,悼念的是吴资政。首句“天下文章老”,赞誉吴资政在文学上的地位崇高,如同文坛的老前辈。次句“为公地底铭”进一步强调他的德行深植人心,如同地下铭记的丰碑。第三句“平生怀道德”概括了吴资政一生秉持的道德操守,第四句“铺写若丹青”则比喻他的文字如绘画般生动鲜明。
第五句“蒲市一朝罢”,可能指的是吴资政的职务变动或去世,蒲市可能是他任职的地方,一朝罢表示突然结束。第六句“洛人皆泪零”表达了洛阳(可能指吴资政家乡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之人对他的离世感到悲痛,泪水如雨下。
最后两句“嗟嗟庙堂贵,今以柏为庭”感叹朝廷失去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如今只能以种植柏树来寄托哀思,寓言中透露出对吴资政的惋惜和敬仰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表达了对吴资政高尚品德和文学成就的深深怀念。